【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】古村焕新产业兴
初冬时节,记者走进介休市龙凤镇南庄村,昔日沉寂的古村落焕发出勃勃生机:农产品加工车间机器轰鸣,露营基地游客络绎不绝,非遗体验区里香气氤氲。“咱守着古村的好家底,以前却只能靠种地过日子,现在不一样了,家门口的产…
初冬时节,记者走进介休市龙凤镇南庄村,昔日沉寂的古村落焕发出勃勃生机:农产品加工车间机器轰鸣,露营基地游客络绎不绝,非遗体验区里香气氤氲。“咱守着古村的好家底,以前却只能靠种地过日子,现在不一样了,家门口的产…
2015年底,南庄村以“美学经济”为抓手,村“两委”班子与村民一起为建设美丽乡村出谋划策,村中的自然风光、民俗风情、历史文化等资源日渐延伸发展为乡村民宿、乡野美食、旅游创意等振兴支点。
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《新闻纵横》报道,乡村全面振兴,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,不仅关乎农业、农村、农民的发展,更关乎国家的繁荣与稳定。乡村全面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,乡村产业不断提质增效,才能最终实现“产业强、农民富、乡村兴”的良性循环。
武进素有“鱼米之乡”美誉,全区6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期,丰收在望。在江苏(武进)水稻研究所基地,清香四溢。“今年新选育的品系耐高温性强,结穗率超90%,尤其适合苏北等多地推广。”副所长朱邦辉介绍,“武进稻”凭借优质良种和科学管护,持续为全国粮食安全贡献力量。
金秋的阳光洒在平顺县阳高乡南河沟,山坡谷地里,一簇簇花椒红得耀眼。风一吹,浓郁的麻香裹着阳光的味道,往鼻尖里钻,让人上瘾。村民挎着竹篮,穿梭在椒林间,指尖翻飞,红玛瑙似的椒穗落满筐。脸上的笑意,比枝头的花椒还要艳。
初秋时节,记者在平顺县阳高乡南河沟沿线的山坡谷地看到,簇簇红艳的花椒挂满枝头,浓郁的椒香随风飘散。村民们穿梭于椒林之间忙碌采摘,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,勾勒出一幅“椒红民富”的动人画卷。近年来,阳高乡南河沟沿线村庄以花椒为纽带,将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紧密相